北京首鋼男籃8日發(fā)布訃告,,俱樂部前隊員韓崇凱1月7日因腹腔主動脈腫瘤離世,年僅30歲,。
韓崇凱出生于1990年8月18日,,身高2.03米,體重95公斤,,在球場司職大前鋒,。他于2010-11賽季開始為北京隊征戰(zhàn)CBA比賽,連續(xù)效力3個賽季,,其中隨隊奪得了2012年的CBA總冠軍。后因心臟主動脈夾層動脈瘤,,早早退役,,如今因腹腔主動脈腫瘤離世,。
動脈瘤不是腫瘤,愛因斯坦和李四光曾因此病去世
訃告顯示,,韓崇凱先后患有心臟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和腹腔主動脈腫瘤,,那么到底什么是動脈瘤呢?
動脈瘤不是一種腫瘤。解放軍總醫(yī)院第一醫(yī)學中心血管外科主任郭偉曾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,主動脈瘤不是腫瘤,,更不是惡性腫瘤,是血管壁因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?qū)е卵芫植颗蛎洺闪艘粋€大包,,就像血管壁被吹起了一個氣球,,如果直徑大于正常血管壁的1.5倍以上,就可以稱之為動脈瘤,。
心臟泵出的血液都要經(jīng)過主動脈輸送到各臟器及全身毛細血管,,主動脈一旦破裂,勢必危及生命,,因此主動脈瘤常被稱為人體的“不定時炸彈”,。
腹主動脈瘤主要發(fā)生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,猶如體內(nèi)的一顆定時炸彈,,一旦破裂,,患者死亡率高達50%~80%,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和李四光都因腹主動脈瘤破裂而去世,。年輕人也可因為馬凡綜合征或高血壓未控制好,,或未在意的外傷逐漸形成腹主動脈瘤。
50%以上的腹主動脈瘤早期無不適癥狀
寧波市第一醫(yī)院心臟血管外科俞水白曾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,,50%以上的腹主動脈瘤早期無不適癥狀,,但是隨著瘤體的增大,會壓迫周圍臟器,,就可能出現(xiàn)腹痛,、腹脹、便秘,、尿頻及波動性尿流(尿液呈波動性,,一跳一跳,類似心臟跳動)癥狀,。有時候肚子上可能會摸到一個會跳動的包塊,,好像肚子里長了個小心臟。
疼痛是腹主動脈瘤的另一個癥狀,,疼痛部位多位于中腹部或腰背部,。如果疼痛突然加劇,提示腹主動脈瘤破裂可能,。目前檢查方法多種多樣,,診斷腹主動脈瘤并不難,。常用的檢查方法如超聲、動脈CTA,,另外還有X線檢查,、核磁共振等。
專家建議,,一般情況下,,所有年齡超過65歲的男性都要進行一次篩查。若有陽性家族史,,超過55歲的男性就要篩查,。吸煙或有陽性家族史的65歲以上女性也要進行篩查。此外有高血壓,、冠心病,、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也應定期做超聲排查腹主動脈瘤。
參考文獻:
①《健康時報》2019-08-02《腹主動脈瘤能摸出來》
②《健康時報》2019-02-26《郭偉:搞定兇險的動脈瘤》